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巴西奥运赛艇比赛场地罗德里戈湖的污染状况着实让各国代表队忧心忡忡,为了保护本国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提高比赛成绩,各个国家也是做好了充分的应对之策。其中,美国赛艇队推出抗寨卡病毒比赛服,经沸沸扬扬的奥运赛前媒体宣传,增添了一抹科技亮色。
据媒体报道,所谓的抗寨卡病毒比赛服是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表演服装专家马克·孙德兰德和纺织工程师罗伯特·雷奇林共同研究的,其技术创新点在于一种抗微生物高科技织物在体育竞技装备上的应用。该媒体进一步报告,这种抗微生物织物表面覆盖有专门抗微生物的涂层,并由专门的体育装备制造商设计出比赛服。网上评价该技术是项所谓的“黑技术”,其实,这也并不是那么神秘的高科技,针对抗微生物的织物和织物涂层技术早就有,特别是应用在医用领域更是常见。
其实,回到这项所谓技术和产品本身,如果从技术的演进和产品创新的衍生角度出发,去描绘和概括这项技术,可能更会启发读者对该技术和产品的理性判断。
首先,明白抗微生物的实质是什么。说得浅显些,抗微生物就是预防微生物(病毒)的繁衍生存,杀死微生物。那预防和杀死微生物靠什么手段?概括地归纳,无非就是通过物理方式,或生物化学方式去实现。物理方式,如,高温杀菌;生物化学方式就比较多了,如,专门预防和杀死微生物的化学元素或合成物质等等。说到这,大家可能会明白所谓“黑技术”的技术创新的源头是什么?其实就是基本的物理现象和生物化学实验现象,比如,大家在高中课本上就知道的重金属杀菌的特性,就是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现象。
其次,由原理变为技术往往蕴含更多门道。运用同一自然现象,人们改变生产生活条件的手段多种多样,例如,同样是利用火,可以用来烧水做饭,为蒸汽机提供动力,照明等等。人们往往会根据人们的目的和解决的问题的不同,而决定改变生产生活条件的手段差异,这一点很好理解。回到本文,抗微生物的自然现象,无论是物理方式的,还是生物化学方式的,要想应用于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那么,在运用上述现象的过程中,本身就要解决形成技术的自身问题,即所谓的基本技术问题。上述媒体报道的抗微生物织物所体现的技术问题就是如何把抗微生物物质结合到织物上,从笔者检索到的专利文献看,目前无非就是两种方式:1、织物本身就含有抗微生物的物质;2、在织物上涂有抗微生物的涂层之类。有技术背景的人会明白这么一个道理,材料性能本身往往不可兼得,既然形成织物的物质本身具有抗微生物的特性,那么,这种物质往往会失去作为织物基本具有的一些特性。而在织物上涂有涂层,可以绕开这个困境。上述报道的抗微生物织物实质就是在表面覆盖有专门抗微生物的涂层。
最后,形成产品看的是功能效果。既然抗微生物物质运用在织物的涂层上,最后形成产品功能效果怎么样,往往是人们对这项技术的最终评价。产品不一样,功能评价的角度和方向也不同。织物用在医用领域,人们更关注的是抗微生物性能的本身;而运用在比赛服,除了抗微生物性能外,考虑的问题就多了,比如,舒适性、防护的全面性等等。这样,在研发过程中还要解决此类技术问题,即应用技术问题。
说了一通,笔者其实是要以这个媒体关注的例子,作为企业专利挖掘的范例进行解读。企业进行专利挖掘实际是针对三个层次的问题展开的,怎样利用自然现象和原理、基本技术问题和应用技术问题。在面对专利挖掘的对象时,企业要分析所涉及的三个问题的技术和产品创新的空间,从利用自然现象和原理到解决基本技术问题是对技术创新要求强的空间,从解决基本技术问题到解决应用技术问题是对应用创新或产品创新要求强的空间。就抗微生物比赛服这项创新产品而言,其创新点集中在产品创新。
在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提倡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由奥运会引发的这一话题,其实更多地在鼓励我们的企业,创新并不都是那么高科技,找准自己的研发优势和市场优势,做出消费者认可的产品,多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才是现实之举。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