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讨论罗辑思维和碎片化学习到底怎么回事,小编也来凑个热闹,谈一谈碎片学习这个命题,顺便给创业者提个醒。
其实,我们现在很多概念,都不过是重新包装吸引眼球而已,比如人工智能,比如碎片学习。
利用碎片时间去学习,这自古有之,并非新内容啊。古人有云:世事洞明皆学问,这就是不断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现在,只不过大家把随手带着手机翻手机的时间,称之为碎片时间,然后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把知识贩卖给你——是不是有一种不劳而获的快感?
假设世界上有人愿意反复把一本书读几遍,然后用10分钟告诉你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他或许在读几遍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知识,但是你真的能从他讲的内容里学到知识吗?——更何况,他也许只是综合了网上的一些碎片,然后讲给你,他自己并不知道也不在乎里面到底讲了什么。
如果这样真的有效,为什么我们小学的时候,要先学习课文,然后再归纳总结中心思想,而不是直接把中心思想比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告诉学生呢?
你以为著名的大咖把自己满腹诗书浓缩了精华给你,但是真正的大咖却只会在你付费学习的时候告诉你,除了自己苦读书勤思考弄懂已有的知识体系,别无他法。没有人能代替你的学习和思考,也没有人可以直接用别人的想法解决自己的问题——除非你根本就不想解决问题。
创业者也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听到大牛讲了一个问题和分析,就觉得一下子豁然开朗,我们也要这样做。或者马云说了新零售,我们立刻跟着去做吧,风口就要来了。
但实际上,这些内容不过是大咖们在做自己IP营销,而我们全都被消费了。想想也是,如果他们把真理一句话就讲清楚了,那么要大学和教育有什么用呢?马云也就不必开设湖畔大学系统的教授知识,只需要碎片时间说个10分钟就好了。
短暂的快感,带来无尽的空虚。可能也让自己更加远离深度学习。
当然,我不是否定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这本来就是终身学习的一部分。碎片时间可以学习,但是学习的一定是系统化的知识,知识最重要的核心是逻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成为知识。知识因此才能进行演化、推理,可以使用。有人把获取知识的过程代替你完成了,然后说,OK,你就记住U盘化生存,就好了。
就算你记住了这个概念,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你都不知道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这些所谓的“知识”,脱离了学习和场景,单纯的概念无意义。
因此碎片化学习是没错的,错的是,不能学习碎片化的知识。要利用碎片化时间去学习系统的知识。比如,当时我们找了一个运营的小朋友,我让她首先去看基本系统讲述运营的书,然后再把网上的一些经验讲述作为补充阅读材料。先整体了解整个行业以及运转的准则,然后再看看别人怎么做的,把别人的做法放到运营体系中思考,才有可能得出适合自己的结论。
碎片化学习可以;碎片化的知识,不是知识,只是忽悠。
创业者最大的价值,就是发现明确的痛点,然后解决这一个问题。
但很多创业者也陷入了碎片化学习的误区。他们因为创业太忙而“没有时间系统学习”,所以他们会碎片化的学习各种碎片化的知识,然后发现每个知识点都让人兴奋,希望把这些机会都抓到手里。
我先讲个故事,乔布斯每天下班回家,和家人一起讨论要德国的冰箱还是美国的冰箱,这就是碎片化的学习,但是乔布斯只盯着一个点,就要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而很多时候,创业者会忘了自己是在打仗,是在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解决问题。所以他们看到的不是问题而是机会,不是打仗而是抢地盘。
没有打仗的意识,会变得怎样?那就会不断的发现更多的创新想法,因为创业者的思路活跃,所以会不断的涌现出更多的创新想法。对此,大河资本陈剑峰认为,如果如果你陷入到一个创新偏好,又不断用创新的方法去组织你的企业结构,在一件事情没有做完,没有做好的情况下往前走,你们会发现碰到巨大的浪费,实际上你们所融到的钱,可能刚好够干一件事情。但是实际上,这个创业企业里却有很多创新项目。陈剑峰说,你能不能认识到你所处的环境,找到一个最正确的位置扎下去,这双鹰一样的眼睛,是所有创业者首先具备的能力,叫做看见未来的能力。
碎片化学习,不是要学习碎片化的知识。如果创业者用一周的时间系统的、耐心的看完一本10万字的书,胜过每天碎片化的浏览10万字的“干货。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如有冒犯请告知,我们会及时予以更正/删除。感恩!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