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也是创品牌的过程,商标注册的时间应尽量早于重大产品的正式发布,至少要在发布前做好申请商标的各项准备。注册一个商标,一旦被抢注,企业在改名或收购上付出的成本或将是前者的成百上千倍。
创业也是创品牌的过程,而商标注册正是对品牌的法律保护,借此可将公司产品和服务与竞争者区分开来。此前,很多中小型公司由于资金等因素限制,在发展早期,都不大重视注册商标,大家只是埋头做产品,等到品牌好不容易在消费者中建立了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创始人却发现,自己的商标已被别人抢注了。
近几年,这一状况已有明显改观。这大概是因为,媒体频繁报道商标争议案例,已使得创业者们逐步认识到,商标注册非常重要,不能因小失大,而且商标对于放大品牌价值作用巨大。
尽管如此,商标应在什么时候注册、按照哪些类别注册,很多创始人并不清楚。
不难发现,商标抢注者的嗅觉甚至比VC还要敏锐,他们经常紧盯科技类媒体和社交网站,一旦发现某款产品稍微有一点火的迹象,他们就会下手抢注。
如商标被恶意抢注,企业可向主管部门提出异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审理标准》的规定,以下材料可用来证明该商标已被实际使用以及具备一定影响:
1、该商标所使用的商品或服务的合同、发票、提货单、银行进帐单、进出口凭据等;
2、该商标所使用的商品或服务的销售区域范围、销售渠道、方式的相关资料;
3、涉及该商标的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网络、户外等媒体广告、媒体评论及其他宣传活动资料;
4、商标所使用的商品或服务参加展览会、博览会的相关资料;
5、该商标的最早创用时间和持续使用情况等相关资料;
6、商标的获奖情况;
7、其他可以证明该商标有一定影响的资料。
商标以何种类别注册,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专业问题。对照《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互联网创业公司需重点考虑第9类、第35类、第38类、第41类、第42类。如涉及O2O业务,即业务覆盖线上和线下,则另需根据行业情况,找到产品或服务具体从属类别,最终完成注册。
目前在搜索引擎上,通过竞价方式,恶意购买竞争对手关键词(包括企业字号、产品名称等)的用心不良之举已司空见惯,有时利益受损企业除了比对方开出更高的价钱,并无太多好办法。但如果这些关键词已完成了商标注册,企业则可以向搜索引擎公司投诉,通常后者都会配合。
需注意的是,创业者在为公司取名前,最好先到商标注册机关做商标查询,以了解自己准备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否与他人已经注册或正在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这样就不会出现公司名称不能注册,或作为品牌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司字号无法注册等问题。此外,应保留好商标使用的各种证据。如企业准备在海外拓展业务,还应及时在海外注册商标。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侵删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